央廣網北京4月27日消息(記者杜希萌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日前,北京市委常委召開擴大會議,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國務院有關會議精神時,市委書記郭金龍在會上就警告,北京人口的無序過快增長,已經威脅到了作為生命之源的北京水安全。
  於是我們聽到了四個新名詞:北京未來的方向將是“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產”。那這是否意味著,北京的水已經無法承載目前的人口了?“以水定人”未來又會如何操作?
  資料顯示,北京十年來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107立方米,剛剛達到國際劃定的極度缺水線的5分之一。北京自來水集團供水運行調度中心主任馬寶光對此就有很深的感受。每到用水高峰期,他就需要東拼西湊來保障居民家中的用水。在去年8月,北京曾經在一月之內四次刷新用水最高紀錄,峰值用水量接近一個半昆明湖的全部水量。
  馬寶光:全天用水的一個總量達到了298萬立方米,298萬有多大呢?最高的供水能力是318萬,就是離上限已經相當接近了。
  而這種接近滿負荷的供水在夏季用水高峰期,幾乎成為常態。
  馬寶光:這是第四次突破最高紀錄,前三次也分別達到了289萬,292萬,294萬水平。
  因為用水量的持續攀升,北京早在2003年就先後啟動四個應急水源地。用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的話說,為保障2000多萬人的用水安全,只能東拼西湊,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資源都用上。
  梁麗:平谷應急水源,懷柔應急水源,東拼西湊。為什麼叫應急呢,就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,把城市的儲備的水源都已經開采出來了。
  2003年正式啟用的懷柔應急水源地是北京第一個被啟用的應急水源地。京密引水管理處備用水源管理所所長任宇介紹,最初啟用時,應急水源地下水位埋深在16米左右,但現在每供水一天,地下水位就會下降5至10公分。
  任宇:原來的設計模式是採二養三,就是說抽兩年的地下水,通過三年的涵養能夠把抽走這兩年的水給補回來地下水,現在已經成了常態開采,水源地運行十年,基本上下降了30米左右。
  根據北京市水務局的資料顯示,自1999年至今,北京的地下水超採五六十億立方米地下水。應急水源常態開采,地下水源年年超採,這帶來的是什麼影響?中國環境科學院研究員趙章元給出了答案:
  趙章元:不是經常各地不斷曝光出現一些陷坑出現,這就是漏斗出現的表現之一,整個華北地區是5萬多平方公里漏斗,當然更主要的是水量越來越少,有些地方就打不上水了。大興那邊打到300米水打不上來了。
 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北京正處於這個因地下水超採導致地面沉降的漏斗帶中,漏斗中心位於朝陽區的黃港、長店至順義的米各莊一帶。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。可以說,水已經成為了北京發展的關鍵一環。
  就是水領域的工作人員包括專家都非常著急,而且現在北京主要採取的方式剛纔講了一個是東拼西湊,一個是超採。如果我們繼續放任特大城市人口這種無序過快增長,我們的城市會面臨很多問題,比如說沒路我們習慣堵車,沒座我們可以站著,看病我們可以排隊,但是沒水喝,不用說發展了,可能我們連人的生存都成問題。
  關乎到大家的生命安全。所以致命的問題就是,北京的水,到底能養活多少人?曾經有參與過"十二五"規劃綱要、首都經濟圈規划起草等工作的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就認為,在生活水準不降低的前提下,即使以最保守的人口數字來看,北京的水資源承載力也已經達到了極限。
  楊開忠:我們的水資源利用的效率能夠達到香港水準的話,目前能夠承載的合理的人口規模,應該可以在2300萬。
  2300萬人這就是北京水資源能夠供養人數的現狀,有人說不是有南水北調嗎?水不都到北京了嗎?的確,按照北京市水務局和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給出的說法,在今年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後,可以緩解目前北京缺水的困境。
  但是,所謂的"水都去北京"其實也是個常識性的錯誤,因為南水北調的"北",並不全是北京的"北"。其中,比如說河南將分配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一期的總供水量的40%,其次是河北,北京只占其中的10%。所以說,正如剛纔北京市水務局的用詞,對於北京的水困境,只能是緩解,不可能真正解決。
  所以說,不論我們怎麼驚訝或扼腕,水少的客觀條件至少在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改變的,但是人多的現狀可以改變。這也正是北京提出"以水定城,以水定人"的原因。從最初的"以房管人"、"以證管人"到"以水定人",現實狀況明顯已經是越來越緊迫了。  (原標題:北京市長期超采地下水 專家:水資源承載力已達極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s27fsam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